議題聚焦 #心態建立
搭訕這件事情, 有問題嗎?

最近因為某位網紅引發的爭議,讓PUA(Pick-up Artist)一時之間在台灣成了網路上的熱門詞彙。網路上開始多了許多關於PUA的文章和討論,從目前網路上多數的內容來看,PUA都被描述為一種透過心理操作去貶抑、技巧性設計女性的渣男文化,而也因為這些文章和討論,一些想提升親密關係和和異性相處的學員,也如驚弓之鳥般,開始疑惑了自己的行為和擔心大眾觀感。因為這樣,今天想要聊一聊「搭訕」這件事情。

你是怎麼看待「搭訕」這件事呢?

提到PUA,自然會將把妹劃上等號,而把妹這件事當中,包含了大量和女孩在各種場合認識的舉動。通常這件事情是這樣開始的:一個男孩在茫茫人群中,注意到了一位美麗動人的女孩,心中對這位女孩有些特別的感覺,男孩也說不上來這感覺是什麼,但內心卻引發著有股想認識她的衝動,接著,男孩鼓起勇氣上前,伸出友善的手,向女孩介紹了自己,期望可以和女孩成為朋友。

看完這則簡單的過程,不知道你有什麼想法呢?

但在我們現今大眾的社會觀感底下,可能會有以下的想法出現:
這男生是不是很花心阿?每天都在勾搭女生。
那男生這樣做是想幹嘛?該不會有什麼奇怪的意圖吧?
是變態嗎?詐騙集團?直銷?還是酒店經紀?
搭訕這件事情很奇怪欸,誰會沒事在路上和別人說話!

為什麼大家對於搭訕,有這麼多的負面觀感?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搭訕衍生了那麼多的想法,之後,我在網路上粗略搜尋有關搭訕的負面評價,發現許多的負面觀感,來自於以下幾點:

被搭訕者在和對方交流過程中,感到不舒服和不被尊重。
商業競爭底下,搭訕成為把妹的噱頭,可速成的能力。
扭曲的目的性,如:為了練習搭訕而做,絲毫不顧對方感受、搭訕為了一夜情或約會、搭訕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。

通過以上的評價,也難怪搭訕這件事情,被社會觀感視為一件奇怪的事情。但現在,讓我們來退一步看清整個事情的全貌,以上的負面評論,有沒有什麼共通點呢?

搭訕的負面評價,來自於,這些事件的搭訕者,抱持著「不單純的目的性」。

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認識,本是我們在社會群體當中,賴以生存和拓展可能性的行為,在校園的時候,我們會想認識各種朋友,例如:班上的風雲人物、品學兼優的同學和團體當中的開心果,在公司,我們會想認識工作能力強、負責任、有領導力的同事、同期進公司,年齡相近的夥伴,在我們的成長過程當中,在各式各樣的場合,我們都有認識新朋友的衝動,補習班、講習、營隊和旅行團等等,能和你的朋友認識,產生連結,一定來自於某一方,伸出那友善的手,而背後,只是單純的渴望和對方認識,想和對方交個朋友,如此而已。

現在,讓我們回頭看看,上面那則簡單的過程。

其實,搭訕=交朋友。
只是男生或女生,在一個場合,想認識另外一個人,如此而已。

沒有那些不單純的目的性,搭訕不是為了一夜情,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,不是為了練習而做,不是不尊重對方和不顧對方的感受。還記得,你和你最好的朋友怎麼認識的嗎?背後是抱著不單純的目的性,接近彼此的嗎?如果有人抱持著不單純的目的性接近你,你會做何感想呢?

我想,認識新朋友,應當是一件相當愉快舒服的事情,而背後會產生的問題和爭議,不外乎是事件中的當事者,背後那不健康的心態和令人不舒服的行為所引發,唯有我們用健康的心態,去接觸其他人,也才能讓他人感受到那份自在和坦然,抱回初心,搭訕,就只是簡簡單單的想和一個你欣賞的人,交朋友。

最後整理本篇的三個重點:

搭訕這件事有問題嗎?
沒問題,有問題的是當事者的行為和背後出發點,使被搭訕者感受到不被尊重和不自在。

那為什麼大家這麼討厭搭訕這件事情呢?
被搭訕者在和對方交流過程中,感到不舒服和不被尊重。商業競爭底下,搭訕成為把妹的噱頭,可速成的能力。
扭曲的目的性,如:為了練習搭訕而做,絲毫不顧對方感受、搭訕為了一夜情或約會、搭訕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。

那搭訕到底是在幹嘛?
沒有那些不單純的目的性,搭訕不是為了一夜情,不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,不是為了練習而做,不是不尊重對方和不顧對方的感受,只是簡簡單單,和你欣賞的人,交朋友。

搭訕,就只是簡簡單單的,想和一個你欣賞的人,交朋友。


UC Training 情感教育
#正規 #專業 #有結果
Make You Completed
「先使自己完整,再學習愛與被愛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