議題聚焦 #心態建立
命中註定的對象,真的存在嗎?

本文文長約1,400個字,閱讀時間約6分鐘

 

你永遠遇不到命中註定的對象?

 

「命中注定」、「唯一的真愛」

你是否有想過這些曾出現在偶像劇裡的表述,是否真的存在於真實世界?假設我們純理性的討論這件事,那我可以告訴你,這個「唯一」的對象,絕對是存在的。其實在邏輯上討論這個「唯一的」、「命中注定的」對象,其實也就是,考量所有質化與量化的指標,綜合計算之後,那個和你「最適配」的人。所以邏輯上這樣的對象當然存在,只是,你這輩子遇到她的機率是微乎其微。

 

有一位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大經濟學家,弗里德曼的小故事能幫助大家理解這件事:

 

弗里德曼,他的一個姪子,有天給他寫了一封信,信裡說:我遇到了我一生中的最愛、人生中的唯一,為了能和她在一起,我得放棄學業,和她遠走高飛。米爾頓·弗里德曼給他回信,他說:我以一位經濟學家的身份告訴你,如果這世上有兩個人是彼此一生中的唯一的話,他們這輩子,不會見面。

 

一個生動的比喻是:
兩顆紅豆,掉在七十億顆綠豆的缸裡,那麼在有限的人生時間裡,這兩顆紅豆將不會碰見彼此。也就是說,如果有個最適配的人,你也他媽遇不到。

 

遇到足夠適合的對象有多難?

 

但當然,我們知道理性的極端也不會是真實生活的真實面目。所以我們再討論一個現實一點的版本,這次我們不找尋那個「最適合」的,改為找尋「足夠適合」的。事實上真的有人推算過,假設要找尋一個「足夠適合」的潛在對象的數量,這是著名的「德雷克公式」,這個計算是這樣的:

 

住在我附近的女性有多少?假設有400萬人。
多少人年齡適合呢?假設為20%,那就剩下80萬人。
多少人是單身呢?假設是50%,還剩40萬人。
多少人有大學文憑?假設是26%,還剩104,000人。
這其中又有多少人有吸引我的魅力呢?假設5%,剩5,200人。
這些人當中又有多少同時也覺得我有魅力?也算5%,還有260人。
那又有多少人有可能和我合得來?假如是10%,那就還剩26個人。
經過這樣的計算,儘管你生活在有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,潛在的「足夠適合」的對象,一共也只有26人。

 

這個數字似乎令人絕望,但先別難過。這個簡單的思想計算實驗,其實蘊藏兩件沒有明說的事情:

 

第一,這個計算方式其實有個大問題:它的條件和估算的概率都非常苛刻。
第二,其中幾個重大的條件,是你可以主動改變的。

 

如果現實總是絕望,你可以怎麼做?

 

我們重點來說第二點——假設計算式裡提到的,多少人覺得我有魅力,你能將5%提升到50%。最終的「足夠適合」的潛在對象人數,就直接提升到260人。如果你又能堅持不懈的鍛鍊自己,從情緒、溝通、到自我醒覺,把多少人與我合得來的假設,也提高到50%,最終的「足夠適合」的潛在對象人數,就提升到1,300人了。

 

以上所帶領大家思考的,是一個很粗略的模型,大家完全不需要糾結於這些數字,重要的是這個思想模型傳達了一個重要的價值觀。這個價值觀,我想再用另一位經濟學家的理論來做最後的總結,這位經濟學家叫Ronald Coase,他最著名的理論叫做:柯斯定律。柯斯定律說: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,並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,那麼,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,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——實現資源配置的帕勒托最優。對柯斯定律簡單粗暴總結就是:誰用得最好,就歸誰。

 

這就是UC想傳達的重要價值觀:

 

「或許,真實世界的愛情,是一個差不多好的你,配上一個差不多好的我」

 

而只有當你你對自我的成長、性格的完善,非常的在乎、非常的不妥協,那你對你的感情、對你所等待的那個對象,就可以同等程度的不妥協。

 

「只有成為了那個還不錯的自己,才配得上那個還不錯的妳」

 


UC Training 情感教育
#正規 #專業 #有結果
Make You Completed
「先使自己完整,再學習愛與被愛。」